您的位置:首页 > 走进泰安 > 泰安名人 > 历史名人

鲍叔牙

    信息来源: 2017-02-13

  

  鲍叔牙(约前723或前716年~公元前644年),鲁国平阳(今新泰市汶南镇鲍庄)人,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善任著称。少年时与管仲友善,两人合伙经商,每次赚了钱,管仲总是多分给自己,少分给鲍叔牙,鲍叔牙从不计较,这就是有名的“管鲍分金”故事。齐襄公乱政时,管仲随公子纠奔鲁,鲍叔牙随公子小白出奔莒。襄公被杀,纠和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即齐桓公。桓公想任鲍叔牙为相,鲍叔牙却力劝桓公释放管仲代己位。在管仲的辅佐下,齐桓公得以称霸诸侯,齐国成为强国。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少鲍叔能知人也。”

  鲍叔牙从小就通诗书,知礼仪,会驾车射箭,在当时很有名气。他和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人管仲是很要好的朋友。年轻时,他俩一道去南阳经商。尽管资本多是鲍叔牙的,可每次赚了钱,管仲总是多分给自己,少分给鲍叔牙,鲍叔牙从不计较。人们背地里议论说,管仲贪财,不讲友谊。鲍叔牙多方替管仲解释,说管仲不是不讲友谊,只贪图钱财,他这样做是因为家境贫困,要赡养老母,这是我情愿的。这便是人们广为称道的“管鲍分金”的故事。管仲曾三次当兵参加战斗,但三次都从阵地上逃跑回来,因此人们讥笑他,说管仲是贪生怕死的胆小鬼,没有勇敢牺牲精神。鲍叔牙听到这些讥笑,就向人们解释说,管仲并不是贪生怕死的人,只是因家有老母,全靠他一人供养,不得不那样做。管仲也多次想为鲍叔牙办些好事,不过不仅没办成,反而造成许多困难,帮了倒忙。当时人们都认为管仲没有本领,只有鲍叔牙不这样认为,他深知自己的朋友是个本领非凡的人,事情没办成,只是机会没有成熟罢了。因此,在长期的交往中,两个结下了深厚真挚的友谊,成为莫逆之交。

  后来,鲍叔牙做了齐僖公三子小白的师傅,管仲、召忽做了僖公二子纠的师傅。一双好友,给两个公子为师,成为美谈。公元前698年,齐僖公去世,其长子诸即位,即齐襄公。齐襄公荒淫残暴,国家被他弄得一团槽。具有政治远见的鲍叔牙和管仲都觉察齐国将会发生大乱,所以他们各为其主想方设法寻找出路。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君的女儿,故管仲和召忽保护纠逃避到鲁国。公子小白的母亲是卫君的女儿,卫离齐太远,鲍叔牙便同小白出奔莒国。鲍叔牙、管仲虽各保公子出奔在外,但眼睛始终盯在齐国国内,静观事态变化,伺机行动。

  齐襄公十二年(前686),齐国内乱终于发生。齐襄公的堂弟公孙无知勾结大夫闯入宫中,杀死齐襄公,自立为君。时隔一年,齐国贵族又杀死公孙无知,一时齐国无君,一片混乱。

  两个逃亡在外的齐国公子,一见时机成熟,都想急忙设法回国,夺取君位。按长幼顺序,公子纠为长,继承君位似顺理成章。但齐国正卿高亻奚自幼和小白相好,希望小白能成为国君。于是同另一大夫国氏串通,暗中派人去莒国请小白回国继位。鲍叔牙和小白仔细分析了国内形势后,向莒国借了兵车,日夜兼程回国。鲁庄公知道齐国无君后,也万分焦急,立即派兵车护送公子纠回国。后来发现小白已先行出发,便派管仲率众到莒国通往齐国的路上截击。管仲率领人马,不分昼夜赶到目的地埋伏起来。不久,就发现小白的大部人马赶到了,管仲等小白车马走近,操起弓箭,对准小白射去,小白应声倒下。管仲见小白已射死,就派人给鲁庄公回报。鲁庄公放心了,护送公子纠慢慢向齐国进发。其实公子小白没有死,管仲一箭只射中他的铜制带钩,小白只不过是急中生智装死躺下欺骗管仲罢了。途中的这一事件,使小白和鲍叔牙更加警惕,将小白装在(无)凉车(一种封密严而又有通风设备的卧车,后世亦作为丧车的专名)中,飞速向齐国进发。来到临淄时,鲍叔牙先进城内游说齐国大夫,再加上齐国正卿高氏和大夫国氏作内应,小白顺利地进城登上君位,这就是后来成为“五霸”之一的齐桓公。

  齐桓公继位后,不忘鲍叔牙的大功,准备让他担任相国。鲍叔牙诚恳地对齐桓公说:“我有幸跟随着您,您终于立为国君。国君的尊贵,我无法再使其增高,您如果想治理齐国,任用高亻奚和我就够了,如果想建立霸业,非请管仲不可。”齐桓公惊讶地反问:“你不知道管仲是我的仇人吗? ”鲍叔牙说:“客观地说,管仲是天下的奇才。他英明盖世,才能超众。”齐桓公又问鲍叔牙:“管仲的才能比你如何? ”鲍叔牙沉静地指出:“管仲有五点比我强:宽以从政,惠以爱民;治理江山,权术安稳;取信于民,深得民心;制订礼仪,风化天下;整治军队,勇敢善战。”齐桓公因管仲曾射他一箭,对管仲很有成见。鲍叔牙再三劝谏齐桓公释掉旧怨,化仇为友,并说:“当时管仲射您,是公子纠命令他干的,现在如果赦免其罪而委以重任,他一定会像效忠公子纠那样为您效忠。”在鲍叔牙的再三劝说下,齐桓公终于同意了,虚相位而待管仲。

  管仲与公子纠认为小白已死,无人再争夺君位,便不急于赶路,6天后才到齐国,一到齐国才知道齐国已有新君,而国君正是小白。鲁庄公听到后,当即派兵伐齐,企图借外力恢复公子纠的君位。齐桓公率军在乾时大败鲁军。齐军乘胜追击,一直进入鲁国境内,鲍叔牙当即向鲁国提出要求:处死公子纠,交出管仲,否则齐军将围困鲁国。在齐国的压力下,鲁国只好杀死公子纠,将管仲装入囚车送回齐国。管仲知道鲍叔牙的用意,在回齐国的路上,生怕鲁庄公改变主意,为了让役夫赶路尽快离开鲁境,便心生一计,教役夫唱歌给他们解除疲劳。役夫边走边唱,越唱走得越快。本来两天的路程,结果提前半天赶到了。当鲁庄公省悟,派人追赶时,管仲已进入齐境了。

  鲍叔牙早就等候在齐国边境堂阜(在今蒙阴县西北)。见到管仲,马上命令打开囚车,去掉刑具,让管仲沐浴更衣,并急忙赶回临淄,向齐桓公报告。鲍叔牙建议,齐桓公选择吉详的日子,以非常隆重的礼节,亲自迎接管仲,拜管仲为相,主持齐政。鲍叔牙心甘情愿地做管仲的助手。管仲为相后,根据当时形势,依据齐桓公的想法,提出“尊王攘夷” 的口号, 对齐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齐国很快强盛起来。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了春秋第一位霸主,这不能不说是鲍叔牙荐贤的结果。

  管仲对鲍叔牙非常感激,他说:“吾始困时,尝与鲍叔牙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牙不以我为私,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牙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遵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史记》卷六十二《管婴列传》)

  后来管仲病危,齐桓公去看望管仲,并征求他的意见:“万一你病重不起,我想任用鲍叔牙为相,可不可以? ”管仲表示:鲍叔牙品德确实高尚,但不适宜为相,并推荐了别人。鲍叔牙知道后,不仅不计较,反而高兴地说:“我原来之所以推荐管仲,就是因为他是不徇私情,忠心耿耿的人啊!”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少鲍叔能知人也。”(《管婴列传》)。几千年来,鲍叔牙为了国家知人荐贤的高风亮节,一直深受称道。

  

友情链接

Copyright 1999-2017 Taian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5015115号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29号

“中国泰安”政府门户网站 泰安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