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与提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相衔接,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O一O年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超过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以上。
——转型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创新型城市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农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服务业主导地位初步形成,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高。
——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空间发展格局更加优化,区域互动发展更加融合,城镇服务功能更加完善,主体功能区定位更加明确。泰城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县级城市综合实力和承载力明显提高,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城乡间和县域间差距进一步缩小。
——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法治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泰安建设全面推进,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
——人民生活殷实富裕。实现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就业、教育、文化、体育、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权益得到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居住环境明显提升,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
——生态环境优美宜居。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实现重大突破,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城乡绿色空间显著增加,林木绿化率稳步提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持续上升,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明显增强,率先建成生态美好新家园。
——开放水平全面提升。高水平引进来与大规模走出去实现新突破,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进出口贸易规模效益加快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全面提高,经贸合作、文化交流更加密切。
——体制机制更加完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改革红利加快释放。创新社会治理工作取得新进展,社会安定有序和谐,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活力。
力争到2020年,把泰安建设成具有较强综合经济实力、核心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和生态承载力的经济文化强市、生态宜居城市和中外著名旅游目的地城市。
表2:“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指 标 |
2015年 |
2020年 |
年均增速/[累计] |
指标 属性 |
|||
经济发展 |
|||||||
(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
3158.4 |
4530 |
7.5% |
预期性 |
|||
(2)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
8.4 |
12 |
[3.6] |
预期性 |
|||
(3)服务业增加值占比(%) |
45.2 |
55 |
[9.8] |
预期性 |
|||
(4)城镇化率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57.04 |
65 |
[7.96] |
预期性 |
||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
47 |
55 |
[8] |
约束性 |
|||
创新驱动 |
|||||||
(5)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 |
2.24 |
2.6 |
[0.36] |
预期性 |
|||
(6)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
1.91 |
4 |
[2.09] |
预期性 |
|||
(7)科技进步贡献率(%) |
56.9 |
62 |
[5.1] |
预期性 |
|||
民生福祉 |
|||||||
(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
- |
- |
8.0% |
预期性 |
|||
(9)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
11.5 |
12.5 |
[1] |
约束性 |
|||
(10)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
6.74 |
5 |
[25] |
预期性 |
|||
(11)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万人) |
5.6 |
- |
消除所有贫困人口 |
约束性 |
|||
(12)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万人) |
128.92 |
136 |
[7.08] |
预期性 |
|||
(13)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万人) |
291.78 |
260 |
[-31.78] |
预期性 |
|||
(14)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万人) |
527.19 |
545.7 |
[18.51] |
预期性 |
|||
(15)人均预期寿命(岁) |
77左右 |
78左右 |
[1] |
预期性 |
|||
(16)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万套) |
3.8 |
- |
[5 ] |
约束性 |
|||
(17)总人口(万人) |
560.08 |
583 |
<8‰ |
预期性 |
|||
资源环境 |
|||||||
(18)耕地保有量(万公顷) |
34.6 |
34.6 |
- |
约束性 |
|||
(19)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万亩) |
- |
- |
完成省分解任务 |
约束性 |
|||
(20)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
- |
- |
完成省分解任务 |
约束性 |
|||
(21)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 |
7.42 |
10.6 |
[3.18] |
约束性 |
|||
(22)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 |
- |
完成省分解任务 |
约束性 |
|||
(23)森林发展 |
林木绿化率(%) |
39.5 |
39.8 |
[0.3] |
约束性 |
||
林木蓄积量(万立方米) |
1499 |
1780 |
[281] |
||||
(24)城市PM2.5浓度降低(%) |
- |
- |
完成省分解任务 |
约束性 |
|||
(25)地表水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比例(%) |
- |
- |
完成省分解任务 |
约束性 |
|||
(26)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 |
化学需氧量 |
- |
- |
完成省分解任务 |
约束性 |
||
氨氮 |
- |
- |
|||||
二氧化硫 |
- |
- |
|||||
氮氧化物 |
- |
- |
注:(1)地区生产总值、全员劳动生产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绝对数和增速按2015年可比价。(2)[]内为5年累计数。(3)非化石能源不包括未纳入统计的非商品能源、省外来电中非煤电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