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政办发〔2018〕3号 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发展改革委泰安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信息来源: 2018-04-17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单位,省属以上驻泰各单位:

  市发展改革委《泰安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现转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专项计划,由市发展改革委组织下达。
  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4月16日
 
 
 
  泰安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市发展改革委
  一、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7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依据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深入践行新理念、增创新优势,全市经济保持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富裕文明幸福新泰安建设进程不断加快。
  (一)经济运行平稳向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585.3亿元,同比增长6.8%。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7.1亿元,同口径增长3.9%。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2739元、15674元,增长8.1%和8.6%。需求不断扩大。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92.5亿元,增长7.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08.3亿元,增长10.0%;完成进出口总额154.4亿元,增长14.5%,其中出口119.5亿元、增长9.8%。先导指标持续好转。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比年初分别增长8.8%和8.6%;剔除抽水蓄能和东平瑞星因素影响,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分别增长7.2%、6.2%。
  (二)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启动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深入开展关键产业和优势资源基础研究,围绕“四新”促“四化”,策划提报一批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项目,积极争取纳入国家和省规划盘子。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7.8∶45.4∶46.8。“四新”经济加快发展。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7.5%。电子商务交易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50亿元,增长44%。泰开集团、石横特钢、泰山玻纤、山能重装、岱银集团、瑞星集团、华鲁锻压等传统行业企业,持续实施技改扩规,延链补链强链,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泰邦生物、海斯摩尔、晶泰星光电科技、皆瑞金属3D打印、瑞福锂业、诺莱产业园、润德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峰松物流、润恒物流、泺亨物流、华能能源交通、唯品会仓储物流基地等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泰山云谷、神农智谷、泰山云安智能小镇、跨境电商、农村电商,摩拜和ofo共享单车等数字经济、共享经济蓬勃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GDP比重连续3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国家级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到2家、4家,建成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泰山创新谷进入实体建设阶段,中研复合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石墨烯技术应用研究院、新泰中关村信息谷创新基地、泰山健康产业园加快建设。工业强市地位更加突出。着力构建“一高三强两突破”工业布局,泰安高新区30平方公里高新高端产业聚集区起步区加快建设,区内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1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比重达到60.6%。制定出台大力培植“三强”企业的意见,“三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增幅分别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16.3、41.8个百分点。新泰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力度加大;肥城市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7%。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810家,其中过十亿元企业70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4件,山东名牌产品24个。服务业主导作用不断提升。着力抓好“10+8”服务业重点行业和领域转型升级,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三二一”现代产业新格局进一步确立。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0.7个百分点,税收增长11.8%,占全部税收比重48.9%,第七次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服务业发展先进市”。加快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全年接待游客6894.9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突破757.6亿元,分别增长9.8%和14.5%。农业基础地位持续巩固。粮食生产保持稳定。蔬菜种植、奶牛存栏、名优果品、苗木花卉、泰山茶和饲料作物分别达到208万亩、16.5万头、170.2万亩、41.7万亩、4.2万亩和20万亩。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960家、8337家、3938家。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现场会在新泰召开,岱岳区、宁阳县全国奶牛养殖大县种养结合整县推进试点县、新泰市全国首批大宗油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新泰市农光一体示范园被评为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省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达到13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达到39件。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率达到86.5%。
  (三)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立足泰安长远发展,对泰安高新区、泰山景区、泰安旅游经济开发区管辖范围进行调整整合,规划实施“南北两大功能区”“东西两大新城组团”,拉开了城市发展大框架。南部,泰安高新区由118平方公里拓展到748平方公里;北部,泰山景区由192平方公里拓展到452平方公里。东部,积极推进济泰同城化,30平方公里的组团式、生态化、节点式新型社区和新型园区正加紧规划;西部,将高铁新区与泰安旅游经济开发区整合,实现51.2平方公里区域的南北贯通。同时按照产城融合发展思路,着力抓好京沪高铁以西、新104国道以东约116平方公里的岱岳新城区规划建设,培育区域核心增长极。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获批实施。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加快推进,以环山路、明堂路、万官大街、桃花源路相连接的中心城区外环线,以泰楼路、一天门大街、新104国道、环山路相连接的城市大环线即将贯通。开工海绵城市建设项目33个,建成地下管廊10.1公里。泰城新开通和调整公交线路67条。累计拆违治违97163处、4392万平方米,新增绿化用地面积174万平方米。新改建农村公路442公里,全市所有贫困村达到道路通畅标准,具备通车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公交车或客车。105国道东平绕城北段改建工程建成通车。投资29亿元,完成水利工程7100项。8.9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岱岳区和新泰市列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县;东平县入围全国高效节水示范县。肥城市列入全省中等城市试点,宁阳县列入全省I型小城市试点。满庄镇入选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2个乡镇、3个村分别被评为全省第四批美丽宜居小镇、村庄。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完成改厕31.02万户。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泰山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成功入选全国试点,我市项目投资193亿元,被确定为拉动全省全局工作重大事项和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规范河砂资源管理,整顿山石资源开采,加强泰山石、山泉水保护。以中央、省环保督察为契机,抓好环保突出问题整改,关停“散乱污”企业6809个、淘汰小锅炉2820个、关闭搬迁禁养区内养殖场6467个。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空气质量稳居全省内陆城市前列,大汶河、东平湖水质达到南水北调要求。实施“绿满泰安”行动,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9.62%,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被确定为“中国森林氧吧”,5个乡镇、25个村入选首批省级森林村镇。建成省级以上生态乡镇65个,省级生态村30个。
  (四)改革开放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取得初步成效,重点行业去产能有序推进,企业杠杆率稳中趋降,房地产库存去化周期处在合理区间,通过营改增等政策,为全市企业减轻税负60亿元;取消、停征和调整5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重点领域短板加快补齐。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国有资本集聚功能和融资保障作用不断增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108%。现代预算制度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市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正式启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妥推进,顺利完成中央编办确定的全省唯一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试点。扎实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铺开。供销社综合改革取得明显成效。首创“河长巡查制度”,市县乡村四级河长组织体系全面建立。探索实行田长制,夯实耕地保护责任。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高标准完成。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8家,实际使用外资39.5亿元,增长15.6%。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4个,新签约企业2家。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增长15.2%,境外实际投资额增长261.5%。岱银集团在马来西亚设立纺织工业园,泰安高新区中德(泰安)安全科技产业园积极推进。
  (五)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调度推进力度加大。调整完善指挥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将原来的十大指挥部整合为五大指挥部。充分发挥泰山国际登山节的品牌作用,搭建成果集中展示大舞台和项目引进签约的大擂台。修订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办法,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分值权重,对县市区、泰安高新区、泰山景区及市直部门招商工作分别进行“6+2”和分类绩效考核。实行项目春季集中开工和一年两次现场观摩、打分评价。制定出台了新的重点项目建设管理与推进办法,建立完善了领导包保、部门联席会议、项目代办、督查督办等一系列更加务实管用的制度措施,全市上下抓招商上项目的氛围更加浓厚。项目质量明显提升。131个市级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1209亿元,完成投资58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8.3%;6个省重点项目总投资77.38亿元,完成投资62.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1.5%。到位市外资金336.3亿元,增长12.6%。新泰采煤沉陷区光伏领跑技术基地一期500兆瓦项目9月29日实现并网发电;徂徕山抽水蓄能电站可研勘察施工基本完成,有望列入2018年开工计划;泰山康养·高速大成、阿斯德科技、晋煤明升达洁净煤气化、泰山玻纤产业园、中京生物医药科创园、汉世伟循环农业产业园等投资过百亿元项目加快建设。对上争取成效显著。加大对上争取考核力度,出台对上争取工作考核办法,组织两次进京“双对接”活动,对接落实项目97个,落实资金21.3亿元。争取发改系统无偿资金14.08亿元,实现历史突破。
  (六)发展环境更加优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出台“1+4”一揽子“放管服”改革方案,连续10批削减市级行政权力事项509项,将2424项市级行政权力事项授权(委托)泰安高新区行使,授权部门全部刻制“2号章”。在建设领域推行“一窗受理,代办服务”和“容缺受理,绿色通道”。扩展“双随机一公开”范围,明确248项随机抽查事项,建立了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首批公布市县两级154项“零跑腿”和1237项“只跑一次”事项清单。实施“五十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整合事项数量位居全省首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组建市财金集团,设立产业直投基金。改建新建国泰民安、金融控股、泰山旅游、泰山国信科技发展四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走出一条“国资撬动、市场运作、多元融资、滚动发展”的新路子。瑞星集团在香港借壳上市,3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园区转型发展步伐加快。出台突破园区转型发展意见,园区体制机制逐步顺畅,发展环境日益优化,园区载体作用得到发挥。泰安高新区在全国147个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中前移8个位次。肥城市经济开发区获批省级经济开发区。
  (七)社会民生不断进步。各项民生支出282.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79.3%。加大脱贫攻坚力度,落实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7亿元,实施财政产业扶贫项目459个,5.26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创新推进东平县易地扶贫搬迁、黄河滩区迁建、移民避险解困“三大工程”,为全省易地扶贫搬迁提供了样本。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5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35%。新泰市被确定为全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项激励计划试点和全国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发放各项社会保险待遇164.2亿元。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及专项救助水平不断提高。新增养老床位3000张。实施棚户区改造34039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147户。投入51.89亿元,新改扩建小学237处,推进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基本完成“全面改薄”任务。新改扩建幼儿园101处,全面完成学前教育二期三年行动计划。泰安一中新校区、市特教中心建成启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3所中职学校创建为省示范学校。加快推进健康泰安建设,高端医疗康养产业迅速隆起。新泰市、肥城市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稳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人口形势保持稳定。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东平县被评为“地名文化千年古县”。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市民文明意识和城市文明程度得到提升。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泰山国际登山节登泰山比赛被评为首批国家体育旅游精品赛事。我市被确定为国家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地区。对口支援工作成效显著。国防动员、双拥共建、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和妇女儿童、老龄工作都有新提高。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史志档案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治理不断加强,平安建设深入推进,圆满完成党的十九大安保维稳工作。泰山区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称号。食品药品监管能力明显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及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攻坚克难、奋发有为的结果。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经济总量偏小、质量效益不够高、新兴产业发展不够快、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未得到根本性改观,经济转型、动能转换需要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二是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仍然较多。企业生产成本依然较高,制造业投资、民间投资回升乏力,重点领域改革还需进一步落实,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市场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三是社会民生等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够完善,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存在薄弱环节,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民生保障与群众期盼还有不少差距。四是各类风险防控形势依然比较严峻。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安全生产、金融等领域防控风险任务还比较重。对于这些矛盾和问题,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做好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走在前列、位次前移”为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推进富裕文明幸福新泰安建设进程。
  2018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1)经济增长。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左右,外贸进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2)新旧动能转换。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人均9.5万元;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3件。(3)就业民生。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8.5%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均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4)生态建设。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目标。

  三、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及措施
  (一)更加注重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一是高质量编制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规划。科学制定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目标定位、发展布局、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努力把泰安打造成为彰显泰山魅力的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城市和智能绿色低碳示范区。争取更多的政策和项目得到国家和省里支持。以项目化、工程化办法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抓好市级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建设,筛选确定10个重大项目作为主抓手,集中突破、重点推进。二是借势借力谋划发展布局。充分发挥泰安山城一体最大特色、人文生态最核心价值、与省会同城最优越条件,依托正在建设的济泰高速公路和青兰高速、即将开通运营的济青高铁和北京至上海“复兴号”高铁,以及正在谋划争取的“一山一水一圣人”黄金旅游线城际高铁,巧借济南、青岛、北京、上海的人才、科技、资本、开放和市场、人流等生产力要素,立足我市人文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会展经济、休闲度假、研学旅游、康养居住、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科技服务和高新高端等特色现代化产业。三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实现“三去一降一补”新突破。(1)坚持工业强市和主体支撑作用不动摇,继续大力实施“一高三强两突破”工业布局,强力推动泰安高新区高新高端产业集聚,打造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强力推动“三强”企业培植,支持各县市区构建科学合理、运营良好的梯次企业组织格局;强力突破新泰市、肥城市工业龙头带动作用,加快新泰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积极争取肥城市列为全国独立工矿区。(2)加大优势产业集群培植力度,规划发展特高压输变电装备、新型建材、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四大千亿产业集群。(3)大力培育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排头兵企业。(4)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化工、纺织、煤炭、钢铁等传统产业投资、技术、管理创新。(5)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上半年全部纳入国资统一监管体系。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培育壮大中小微企业。(6)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深入实施质量强市和品牌战略。加大企业家培育培养力度,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7)着力实施服务业载体培育提升“1123”工程,抓好10个特色小镇、10个服务业集聚区、20个重点企业、30个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推进服务业重点行业和领域转型升级。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20%左右。(8)充分发挥旅游经济的王牌牵引作用,进一步强化“大景区、大旅游、大项目、大目标”意识,深入实施“旅游+”战略,推进旅游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围绕“两山一河”,强力推进旅游大项目建设,科学规划、精心实施建设好南北两大景区。整合旅游资源,加大旅游营销推广力度,扩大“平安泰山”品牌知名度。推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打造“一带三环多片”乡村旅游发展格局。健全旅游综合执法机制,持续开展旅游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旅游厕所、智慧旅游平台、旅游集散中心、旅游标识牌等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四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城乡统筹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1)围绕产业兴旺,优化区域布局,着力打造环泰城都市农业圈和沿汶河特色产业带,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新体系。增加绿色农产品供给,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特色农业。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智慧农业、田园综合体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着力构建全市现代水网,加快55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13座大中型水库维修养护和山洪灾害防治等项目建设。(2)围绕生态宜居,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稳步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全面完成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设“四好农村路”,改造农村公路280公里。(3)围绕乡风文明,深入开展乡村文明行动,推动移风易俗、文明进步、崇德向善的醇美乡风。加强特色村居、传统村落保护,挖掘文化内涵,开展镇村历史文化展示工程,留住乡村记忆。(4)围绕治理有效,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治理体系;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让农村更加和谐稳定。(5)围绕生活富裕,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持续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支持农民就业创业,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二)更加注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进一步增强要素支撑保障作用。一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突出我市区域特色,集聚各类创新资源,抓好科技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壮大、科技园区建设等工作。(1)加快构建以泰山创新谷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体系,完成5万平方米物理空间建设,发挥市科技创新服务云平台作用,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泰安转化,形成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品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60家。落实好省市小微企业创新债券管理使用优惠政策。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家以上。力争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0%以上,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0.8%以上。(3)深化与国内著名高校院所多方位、深层次合作,做强做大一批高水平产业研究院。加大资金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推动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4)创新人才引进使用模式,加大对高层次创新人才、产业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力度,促进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衔接。二是创新现代金融供给模式。坚持“财政+基金+金融”投融资模式,加快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1)扩大产业直投基金规模,设立新旧动能转换基金,支持“四大”优势产业集群、“三强”企业发展。设立文化旅游发展投资基金,支持做强文化旅游产业。设立风险投资基金,支持“双创”、小微种子和上市后备等企业发展。研究设立人才科技基金,支持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和高科技产业发展。设立泰山云安智能小镇基金,打造网络信息安全高地。用好80亿元的PPP基金,支持城市、园区基础设施改善和生态文明建设。(2)着力抓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构建多层次、多样化、覆盖全市各类企业的政金企合作体系。积极开展“资本市场年”活动,加快规模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推动企业上市挂牌,不断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发展壮大泰安银行、农商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3)积极推进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形成辐射全国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三是加快推动园区转型发展。充分发挥园区聚集生产要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载体作用,坚持园区建设与城市发展走向一致、与产业布局高度契合原则,持续完善管理体制、用人分配机制和市场运作机制,加快各级各类园区功能整合和转型发展。鼓励园区积极承接外资项目,大力引进世界500强和跨国企业集团,着力培育壮大外贸进出口企业,整体提升园区的发展活力和开放水平。加大对园区的考核力度,促进各级各类园区不断发展壮大,实现位次前移。支持新泰经济开发区、肥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争创国家级园区。四是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继续取消下放一批行政许可等权力事项,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政务服务大厅“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试点推进“证照分离”,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努力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和诚实守信的服务环境。
  (三)更加注重城市转型发展,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充分发挥城市经济的龙头带动作用,强化城市意识,尊重城市发展规律,走“环境-人才-科技-产业”内涵发展之路,全面提升城市发展水平。进一步加快城市功能区建设。强化科学规划理念,高水平开展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加快泰城南北两大功能区和东西两大新城组团规划建设,着力打造“北依泰山、南接徂徕、汶水环绕、山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宜居名城。南部,着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建设八大特色产业园,构建“一区多园”发展格局。北部,加大泰山核心景区保护提升力度,加快开发建设以“泰山慢谷”为主题的大景区。东部,加快建成集旅游休闲、科技研发、高端制造、生态绿地为一体的现代化产业新城。西部,加速泰安旅游经济开发区、高铁新区的融合升级改造,打造旅游服务、总部办公、高端居住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宜居新城。进一步完善城市配套功能。(1)加大济泰高速、青兰高速泰城段升级、京台高速拓宽改造和泰山西出口建设的推进力度,加快形成泰城高速外环线;加大泰楼路拓宽升级建设的推进力度,加快形成“泰山景区、泰山区、徂汶景区”南北三区的大通道。(2)加快推进市垃圾处理厂和第四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工程。积极推进引黄入泰工程,开工建设泰城应急饮用水源地和泰城西区供热中心项目。重启范镇60万吨LNG天然气储备项目,缓解我市气源不足,供求结构性矛盾。(3)抢抓国家棚户区改造政策机遇“窗口期”,年内完成棚户区改造57569户、老旧小区改造8595户,力争3年内全市棚户区和老旧小区全部完成改造。(4)完善城市管理体系,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健全智能交通、智能管网、智能城管、智能安全保障体系。加大城市交通治堵力度,不断优化道路通行环境。强化城市综合执法,加大城市违法建设治理力度。(5)高度重视城市社区建设,不断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四)更加注重优化供给结构,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坚持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转型发展总抓手,以增量带动存量优化、总量扩张、质量提升,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一是进一步加大调度考核推进力度。充分发挥泰山国际登山节平台作用,形成“年初下达任务、春季集中开工、季度调度督导、年中年末考核、全年跟踪督查”的闭环招商机制。强化招商引资指挥部资源整合、整体作战的能力,进一步完善考核体系,最大限度调动各级抓招商上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不断创新招商方式。进一步发挥企业和园区的招商主体、载体作用,大力实施产业招商、定向招商、精准招商和招才引智,下大气力抓好一批扩大产业影响、促进产业集聚、引领产业发展的“三强”企业,一批“四新”“四化”重大产业项目,一批能够促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一批关系泰安长远布局、长远影响、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一批有突出特色、有强大活力、有明显竞争力的重要发展载体和平台。三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筛选确定100个前期推进项目、120个左右市级重点建设项目,确保年度完成投资超过500亿元,争取更多项目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盘子。建成启用市级重点建设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提高项目管理服务水平。密切关注国家重点扶持领域和产业发展方向政策措施,扎实开展进京“双对接”活动,争取更多项目、资金和政策落户泰安。着力抓好徂徕山抽水蓄能电站、泰山慢谷、新泰采煤沉陷区光伏领跑技术基地二期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在建的青兰高速泰安至东阿段、济泰高速、宁梁高速、京沪高速新泰段改扩建等工程。积极推进青兰高速莱芜至泰安段、董梁高速新泰至宁阳段、新泰至台儿庄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东平湖湖区航道完工,大清河航道和老湖、银山作业区开工建设。
  (五)更加注重绿色低碳发展,全面加强生态美丽泰安建设。高水平、高标准搞好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全面提升以“文化生态”为内涵的城市核心竞争力。一是全力以赴搞好生态保护修复。加快实施泰山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努力打造“生态友好、环境美丽、功能完善、文化永续”的生态功能区。科学划定城镇、农业、生态空间以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建立健全主体功能区差异化协调发展长效机制。深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二是坚决打赢污染治理攻坚战。大力开展“蓝天碧水净地”三大行动。巩固扩大环保督察和环保攻坚工作成果。加大燃煤污染、工业无组织排放、城市扬尘、汽车尾气等整治力度,确保各项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蓝天白云天数持续增加。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实施水源地保护区综合整治,实现大汶河上游支流水质逐步改善。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力度。三是坚持不懈抓好造林绿化。继续实施“绿满泰安”行动,集中抓好城区绿色空间、荒山绿化攻坚、绿色廊道、森林镇村、河湖湿地景观林、破损山体植被恢复“六大生态绿化工程”。注重城市绿化景观节点设计,突出“山水石松竹”五大元素,努力打造重要路段和窗口区域的园林景观。抓好公路、铁路、河流“三边”生态廊道和大汶河水系生态林带建设。加快荒山绿化进程,力争3年基本实现宜林荒山绿化全覆盖。集中连片实施农田林网建设,打造一批高标准农田林网示范区。
  (六)更加注重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和治理水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方略,瞄准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帮扶,向深度贫困区域聚焦发力,实施贫困村提升、富民产业培育、社会兜底保障等行动,抓好东平县易地扶贫搬迁、黄河滩区迁建、移民避险解困“三大工程”,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深化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各项任务。二是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落实好就业创业政策,抓好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继续推进全民参保工作,将符合条件的各类群体全部纳入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险政策体系,积极试行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强化医保基金监管。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农村特困供养标准,强化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积极推进养老事业、养老产业发展。三是繁荣发展社会事业。(1)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教育投入,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办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和高中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和有质量的教育。完善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解决中小学大班额突出问题和“全面改薄”工作任务。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支持驻泰高校做大做强,深入推进校地融合发展。(2)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健全分级诊疗制度、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稳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加强重大疾病综合防治,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3)积极弘扬泰山文化。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建设书香泰安。加快泰山出版小镇、泰山博物院建设,创建泰山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力度。(4)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增进民族团结。认真抓好全民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工作。关心支持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事业发展。繁荣发展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四是坚决打赢风险防控攻坚战。(1)强化社会治安风险防控,深入推进平安泰安建设,着力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治安要素管控,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夯实基层基础。(2)强化安全生产风险防控,推进“安如泰山”科学预防体系和预防重特大事故试点,打好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攻坚战。(3)强化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防控,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4)强化金融风险防控,建立全域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全力防范化解企业资金链风险,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行为。(5)强化政府债务风险防控,建立政府债务风险防控机制。(6)强化应急安全风险防控,加强应急管理和处置能力建设,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友情链接

Copyright 1999-2017 Taian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5015115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9000028      鲁公网安备 37090202000029号

“中国泰安”政府门户网站 泰安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